查看原文
其他

尝试对比中观、唯识和如来藏

愚千一 愚千一 2023-10-02

背景

中观和唯识是印度佛教的两大支柱,也是大乘佛法的两大体系。然而当今学界所认为的三大体系之三的如来藏体系,并没有在印度开宗立派,却在传入中国后成为主流。

这个原因促使我非常有兴趣去了解下如来藏体系的思想,但鉴于我的学习过程以般若为先,唯识其次,如来藏的经典了解最少,因此想要全面对比是比较困难的,但又时常听到几个体系之间一些核心问题的讨论,于是打算先简单梳理一下,以后有需要可以随时修正和补充。

对比

比较项中观唯识如来藏
别称空宗、般若有宗性宗、法性宗
主要经典《心经》《金刚经》《大品般若》《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等般若系经典《解深密经》《楞伽经》等《如来藏经》《华严经》《楞严经》等
主要论典《中论》《大智度论》等《瑜伽师地论》《成唯识论》《唯识三十颂》《八识规矩颂》《百法明门论》等《起信论》等
先驱龙树(约150-250)等弥勒,无着(约4世纪),世亲(约4世纪末)等马鸣(约2世纪)等
核心思想缘起性空(因缘有自性空)万法唯识、转识成智真常唯心、真空妙有
核心方法证悟般若,以般若行六度万法断烦恼障,断所知障悟明真心,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??
了义[1]是,有经论依据是,有经论依据是,有经论依据
真如毕竟空,如,寂静真如只是理体,并不作用真如就是真心(有作用)
轮回的主体未明说??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和虚妄和合而生的阿赖耶识
缘起世俗谛:业感缘起,胜义谛:无生,如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,法界缘起
所有众生都能成佛吗?是,胜义谛中众生和佛无二无别声闻缘觉无三种姓不能成佛是,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
众生状态世俗谛:有众生有佛,胜义谛:无生,无众生也无佛分五种姓:声闻、缘觉、如来、不定、无本来是佛,但有真妄之分
成佛依世俗谛而有成佛,胜义谛无众生无佛强调报身佛
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
??
三身强调法身,认为报身是因缘法依旧会入灭强调报身,报身(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)不会入灭,因为助缘永不会断真心常住,是法是报??
最常见误解什么都没有的恶取空、顽空陷入名相无法自拔分别名相不知休。入海算沙徒自困。容易和外道的神我一如,梵我一如混淆

标注??的部分代表了还需要进一步考证。欢迎读者大德们可以补充和指正。

说明

关于“了义”

大乘经典按照学界可分为中观、唯识和如来藏两大体系,中观和唯识在古印度时即是宗派有清晰的传承,而如来藏则被汉传发扬广大,因为其包容并蓄的特点和汉传文化一脉相承。

三大体系又分别判立自宗为了义的,分别都有经典的依据,如中观依《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》,唯识依《解深密经》,如来藏依《华严经》等。

总结

中观

中观的特点是对空性的强调,以及对于空性的分析是最透彻的,发展到后来甚至有十八空或二十空之说。或许是因为对空的强调,导致了最常见的误解 —— 便是认为:一切皆空,什么都没有的恶取空和顽空了。为了避免学人产生这个误解,所以也有很多对治恶取空的教言:宁执我见如须弥山,不执空见如芥子许。意思是,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空性的话,不如先相信有,一切都有来得安全了。

其次因为中观强调空性,胜义谛,因此对于世俗谛中的轮回主题和过程并未有清晰的说明。如果对胜义谛有正确的理解,即是对无生有正确的理解,即是无生的话,那“生”的主体是什么似乎就不是重要的问题了。

对于空性的正确理解一定是空有不二的中道,这才是中观名字里面的“中”的含义。可以参考前文《理解空、有(空性)是打开大乘佛学的金钥匙》。

唯识

唯识的特点之一,恰恰可以避免学习中观时容易产生的误解 —— 恶取空,并且对于轮回的主体和过程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诠释,从业感缘起发展成为了赖耶缘起,而且将成佛的过程解刨得非常清晰明了。

特点之二,唯识学有最精湛的逻辑体系,包括清晰的名相定义和其之间的相互作用,包含关系。尤其是对于“执着”(我执、法执)和“烦恼”的部分,即可用来说明凡夫的心理状态,又可用来明确证果的清晰边界。这点可以弥补很多“简约派”理论的不足。例如禅宗的“开悟”,想要去一探究竟就非常困难,因为众说纷纭,但如果从“烦恼”和“我执法执”的角度,就比较容易找出一个脉络。可以参考前文《聊聊开悟的常见误解以及开悟的层次》。

以佛有三身的角度来说,空宗是极其强调和重视法身的,而唯识宗则是非常注重报身的,法身相当于唯识里面的真如。

但好像唯识也有“不足”之处,因为唯识里面将一切众生分成了五个种姓:声闻、缘觉、如来、不定、无。有能证声闻果的声闻缘觉种姓,还有能证如来果的如来种姓,其次则是可证声闻也可证如来的不定种姓,其次还有无性种姓,即无论如何都无法成道证果。这点明显和《法华经》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“人人都能成佛”的道理相违背,而“人人都能成佛”显然更加符合“众生平等”的宗旨,这或许是唯识学不能大兴的原因之一吧。

如来藏

按照很多人的说法,汉传佛教的正统思想是以如来藏思想为主的,其次才是中观,最后是唯识。这个说法至少有两点背景:

  1. 如来藏系统里面不仅强调“人人都能成佛”,而且强调“人人本来是佛”,法身和报身通通具足,只是因为“妄想分别”而被迷惑,无法妙用。

  2. 强调”有”,不仅是个普通的“有”,而是最为究竟的佛果的“有”,即“法身和报身”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很难掉入“恶取空”的误解当中,因为一开始就强调“有”,而且最终还是“有”,需要“空”掉的只是“妄想分别”。

  3. 接引外道的方便 —— 无论外道是一神论还是多神论,都是以“神”为背景的,在这样的背景下,以一个类同的概念最容易接引外道,先接引,后再以佛教的诠释去度化外道。

圣严法师说如来藏

鉴于我目前的学习限于中观和唯识,如来藏的学习是最少的。在看过《华严心诠──原人论考释》一书后收获颇多,不仅帮助我完成了本篇文章的大部分,也终于理解了为何汉传佛教是以如来藏思想为主的。

这里引用一下圣严法师在《华严心诠──原人论考释》一书中的精彩考释和评论作为最后的总结:

“以此可知,如来藏思想,是最能「开引计我诸外道」的,于是使得佛法能在各种异文化圈的土壤内,播种、萌芽、生根、茁壮,枝繁叶茂、开花结果。由于都会追溯源头的无常、无我,故又不会落于常见、断见,这也正是大乘佛教提扬的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四摄法的「同事摄」,先以己来同于彼,然后引使彼来接受己。……”

“因此,为了解决如来藏是有我或是无我的问题,不妨採用层次化的教判方式,来给与一一釐定:(一)基础佛法是素朴的《阿含经》所说四圣谛、八圣道,是主张无常、苦、无我、空的,并以常、乐、我、净四法为四颠倒。(二)初期大乘佛教出现了《般若经》及《中论》,出现了《解深密经》及《唯识》的一系列论书,主张无自性、自性空、三性三无性,乃是由基础佛法的缘起无常观的积极开展而来。(三)后期大乘佛教更出现了真常、真我、真心、真性,即是佛性如来藏的真如观及法界观,是以无我的空性为基调,亦是以空义的佛性及无我的如来藏为出发,为了「开引」诸派执我的外道,令使认同佛法、归向佛法的无我,故说有真常的真我、不真空的佛性如来藏。”

“其实,唯有空性,才是真常不变易的,佛性如来藏,只是空性的异名、假名,乃是为了适应、顺应、投合执我外道之所好而设立的。”

“……由此可知,中观见及唯识见的思想,为什么在汉文化社会中,只被少数人当做学问来研究讨论,而未能成为被广大社会运用在生活信仰及实际修行中的原因了。相反地,如来藏思想的华严哲学、天台思想,在与禅宗及净土信仰结合之后,便形成了汉传佛教普及信仰的主流。今后的世界佛教,应该是要具整合性、适应性、包容性、消融性的,能够担任并扮演好这份使命及角色的,相信还得要靠如来藏思想。”

殊途同归

分层中观唯识如来藏
第一层因缘有,自性空唯识无境(外境是无,内识是有)佛性是有,只因虚妄分别而不现
第二层空有不二我空,法空的真如,但不离识的作用空如来藏,不空如来藏
第三层言亡绝虑胜义胜义谛不可思,不可议
第四层---

四重二谛有多个版本[1],如三论宗和唯识宗,这里的表格只是简化后的版本。

说明

大乘三大体系都是殊途同归,殊途在于各自的切入点不同,中观(空宗)重视空性,唯识重视名相,如来藏(法性)重视佛性。所以在第一层上最容易看出差异,也是争论最多的点,争论的点在于第一层上谈空谈有都是和普通人经验上有关联的,而进入到第二层时,则开始融合,此时的空和有不再对立,而是融合的,这一层的空有则超越了普通人的经验,是非常不容易理解的。而到了第三层时,融合得更加彻底,甚至可以说是超越语言表达能力,超越逻辑思维能力的,一切的言说都无法彻底表达,一切的言说都变成了“方便法”,《圆觉经》上说“修多罗教,如标月指”。这是需要去证悟的。所以在第四层,必定都是超越文字的,这里用 “-” 代替了。

三者必定先同归菩萨道,后同归佛道。了解和证悟其一即可成为等地菩萨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但前几地的等地菩萨依旧会有所知障,还不是佛位,还不能正遍知一切修行方法,而菩萨道再入佛道则必须修行一切法门,继续断除所知障,修行道种智,灭尘沙惑,《六祖坛经》说“法门无量誓愿学”。只要我们承认三大体系都是大乘佛法,那么必定不存在否定或贬低任何一者而能单独成佛的情况。这一点也正是汉传佛教中的圆融思想目的所在。

佛法本是一味的[3],只是根据不同众生的背景而设立的不同的法门,思想也只是同类法门的理论总结。所以如果有能力理解三大体系,则是再好不过的了。如果暂时不能,也没有关系,依据自己所相应的法门继续努力就好,但不可随意排斥和贬低其他思想,这种强烈的排斥和贬低的心理必定会障碍所修行的任何法门,导致一事无成。最稳妥的态度是,能理解的尽量理解,不能理解的先放一边,先把一门通达通透之后再来了解其他的,到时候必定会有不同的收获了。

饿肚子的比喻


如果把佛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比喻成“饿肚子”的话,那么中观、唯识和如来藏就大约可以比作米饭、面条和面包如果有人说面条和面包本质都是麦子啊,那就把面包换成土豆或红薯无论哪种,都是可以解决“饿肚子”的问题的,又无论是哪种,都可以做成是世界级的美食无论精通哪一种,都可以成为世界级的大厨。还“饿肚子”的我夫来说,显然还是先吃点东西,无论是哪一种,先填饱肚子,再来解决“温饱”问题吧。

参考

[1]

三论宗的四重二谛:引自《试评吉藏的二谛论》,刘嘉诚,http://ccbs.ntu.edu.tw/FULLTEXT/JR-BJ013/bj99855.htm

唯识宗的四重二谛:引自李元祥的《中国佛教史30 净土念佛 四重二谛 末法时代》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g1cYFLs2p8

[2]

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:文殊师利,我所说法皆是一味,离味、解脱味、寂灭味,若善男子、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,其所演说亦是一味,离味、解脱味、寂灭味。

《法华经》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——所谓:解脱相、离相、灭相——究竟涅槃常寂灭相,终归于空。

最后

祝所有人都能早日解悟,证悟,早证菩提,时时做主,自由自在。
愚夫合十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